扔的词语是什么(扔的成语有哪些成语)(34个)

扔的词语是什么(扔的成语有哪些成语)(34个)

扔的词语是什么(扔的成语有哪些成语):弃之如敝屐,一石二鸟,丢三落四,丢盔卸甲,丢盔弃甲,付之东流,冲锋陷阵,如弃敝屣,弃之可惜,弃之敝屣,弃如敝屣,弃文就武,弃甲丢盔,弃甲曳兵,弃笔从戎,弃若敝屣,投井下石,投畀豺虎,投石问路,投笔从戎,抛戈卸甲,抛戈弃甲,抛盔弃甲,搬弄是非,救火投薪,曳兵弃甲,爱不忍释,爱不释手,背信弃义,落井下石,补残守缺,豺狼虎豹,飞砂走石,狼狈逃窜。1、弃之如敝屐 qì zhī rú bì xǐ

释义:弃之如敝屐 敝:破;屣:鞋。象扔破鞋一样把它扔掉。比喻毫不可惜地抛弃掉。

出处:《孟子·尽心上》:"舜视弃天下,犹弃敝蹝(屣)也。"

2、一石二鸟 yì shí èr niǎo

释义:一石二鸟 一块石头投出去;打中两只鸟;比喻一举两得。

出处: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三卷第24章:“这是个一石二鸟的好办法。”

3、丢三落四 diū sān là sì

释义:丢三落四 丢掉这些;又遗漏那些。形容马虎健忘;顾此失彼。

出处: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67回:“俗语说的:‘夯雀儿先飞’,省的临时丢三落四的不齐全,令人笑话。”

4、丢盔卸甲 diū kuī xiè jiǎ

释义:丢盔卸甲 形容吃了败仗狼狈逃跑的景象。

出处:元 孔学诗《东窗事犯》第一折:“唬得禁军八百万丢盔卸甲。”

5、丢盔弃甲 diū kuī qì jiǎ

释义:丢盔弃甲 盔:作战时用的金属防护帽;甲:作战时穿的金属防护衣。为了逃命;把盔和甲都丢掉了。形容打败仗时逃命的狼狈情形。

出处:杜鹏程《在和平的日子里》第三章:“他在办公室里被各种意外情况搞得丢盔弃甲,狼狈不堪的样子。”

6、付之东流 fù zhī dōng liú

释义:付之东流 扔在东流的水里冲走。比喻希望落空,成果丧失,前功尽弃,好象随着流水冲走了一样。

出处:唐 高适《封丘县》诗:“生事应须南亩田,世情付与东流水。”

7、冲锋陷阵 chōng fēng xiàn zhèn

释义:冲锋陷阵 陷阵:攻破;深入敌阵。冲向敌人的防线;攻破敌人的阵地。形容作战英勇。

出处:《北齐书 崔暹传》:“冲锋陷阵,大有其人。”

8、如弃敝屣 rú qì bì xǐ

释义:如弃敝屣 丢掉无用的东西,一点也不可惜。

出处:先秦 孟轲《孟子 尽心上》:“舜视弃天下,犹弃敝屣也。”

9、弃之可惜 qì zhī kě xī

释义:弃之可惜 扔掉它未免可惜。

出处:《三国志·魏志·武帝纪》裴松之注引《九州春秋》:“夫鸡肋,弃之如可惜,食之无所得,以比汉中,知王欲还也。”

10、弃之敝屣 qì zhī bì xǐ

释义:弃之敝屣 像扔掉破鞋一样把它抛弃。比喻毫不可惜。

出处:明 赵弼《三贤传》:“子食汉禄三世,而一旦弃之敝屣。”

11、弃如敝屣 qì rú bì xǐ

释义:弃如敝屣 敝:破烂的。屣:鞋。像扔破鞋一样扔掉。比喻毫不可惜地扔掉或抛弃。亦作“弃若敝屣”、“去如敝屣”、“如弃敝屣”。

出处:林语堂《谈中西文化》:“所以他们看得出中国诗文的好处,而我们反自己看不见弃如敝屣了。”

12、弃文就武 qì wén jiù wǔ

释义:弃文就武 放弃文业,改从武事。

出处:元 无名氏《九世同居》第一折:“吾闻诗礼传家,此子弃文就武,亦各言其志也,曾读《武经七书》么?”

13、弃甲丢盔 qì jiǎ diū kuī

释义:弃甲丢盔 形容打了败仗狼狈逃走的样子。

出处:《孟子·梁惠王上》:“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14、弃甲曳兵 qì jiǎ yè bīng

释义:弃甲曳兵 弃:丢弃;甲:古时军人穿的铁片做成的护身衣;曳:拖着;兵:兵器。丢弃铠甲;拖着兵器。 形容打了败仗而狼狈逃窜。

出处:先秦 孟轲《孟子 梁惠王上》:“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15、弃笔从戎 qì bǐ cóng róng

释义:弃笔从戎 犹投笔从戎。谓文人弃文就武。

出处:唐·张鷟《游仙窟》:“兄及夫主,弃笔从戎,身死寇场,茕魂莫返。”

16、弃若敝屣 qì ruò bì xǐ

释义:弃若敝屣 亦作“弃之敝屣”。像扔掉破鞋一样把它抛弃,比喻毫不可惜。

出处:《孟子·尽心上》:“舜视弃天下,犹弃敝蹝(屣)也。”

17、投井下石 tóu jǐng xià shí

释义:投井下石 看见人要掉进陷井里,不伸手救他,反而推他下去,又扔下石头。比喻乘人有危难时加以陷害。

出处:唐 韩愈《柳子厚墓志铭》:“一旦临小利害,落陷阱不一引手救,反挤之又下石焉者,皆是也。”

18、投畀豺虎 tóu bì chái hǔ

释义:投畀豺虎 畀:给与。原指那种好搬弄是非的人,要把他扔出去喂豺狼虎豹。形容人民群众对坏人的愤恨。

出处:《诗经 小雅 巷伯》:“取彼谮人,投畀豺虎。”

19、投石问路 tóu shí wèn lù

释义:投石问路 原指夜间潜入某处前,先投以石子,看看有无反应,借以探测情况。后用以比喻进行试探。

出处:清·石玉昆《三侠五义》第12回:“此名为‘投石问路’。下面或是有沟,或是有水,就是落在实地,再没有听不出来的。”

20、投笔从戎 tóu bǐ cóng róng

释义:投笔从戎 指读书人放弃文化工作参军入伍。投:扔掉。

出处: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班超传》:“家贫,常为官佣书以供养。久劳苦,尝辍业投笔叹曰:‘大丈夫……安能久事笔研间乎?’后立功西域,封定远侯。”

21、抛戈卸甲 pāo gē xiè jiǎ

释义:抛戈卸甲 抛:抛弃;戈;长矛;甲:盔甲。丢掉武器,扔掉铠甲。形容在战场上打了败仗

出处:元·无名氏《开诏救忠》第一折:“则要你输,不要你赢,可抛戈卸甲,佯输诈败。”

22、抛戈弃甲 pāo gē qì jiǎ

释义:抛戈弃甲 丢掉武器,扔掉铠甲。形容军队被打得狼狈逃窜的情形。

出处:清 褚人获《隋唐演义》第53回:“部下听得,一齐抛戈弃甲跪倒。”

23、抛盔弃甲 pāo kuī qì jiǎ

释义:抛盔弃甲 盔:作战用的金属帽;甲:作战用的金属防护衣。形容吃了败仗狼狈逃跑的情形

出处:清·如莲居士《薛刚反唐》第58回:“孝德念动真言,借一阵飞砂走石,把周兵打的抛盔弃甲而逃。”

24、搬弄是非 bān nòng shì fēi

释义:搬弄是非 搬弄:挑拨;是非:指口舌纷争。把别人的话搬来弄去;有意从中挑拨是非出来。

出处: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十回:“恼的是那狐朋狗友,搬弄是非,调三窝四。”

25、救火投薪 jiù huò tóu xīn

释义:救火投薪 为了扑灭火焰而将木柴扔进火中。比喻采取错误的办法,不但解决不了问题,反而会使问题变得更加严重。

出处:《邓析子·无厚篇》:“不治其本而务其末,譬如拯溺而硾之以石,救火而投之以薪。”

26、曳兵弃甲 yè bīng qì jiǎ

释义:曳兵弃甲 拖着兵器,丢掉铠甲。形容打败仗逃跑时的狼狈相。

出处:陈毅《过汾河平原》诗:“丘貉古今同一概,曳兵弃甲暗投降。”

27、爱不忍释 ài bù rěn shì

释义:爱不忍释 忍:忍心;释:放下。对所喜爱的物品;爱得拿在手里久久不肯放下。形容极其喜爱。

出处:清 梁绍壬《两般秋雨庵随笔 条幅扇头诗》:“又于扇头见一绝云:‘一夜东风草剪齐,如丝春雨湿香泥……’亦爱不忍释。”

28、爱不释手 ài bù shì shǒu

释义:爱不释手 释:放开。喜爱到不肯放手。

出处:清 孙道乾《小螺庵病榻忆语》:“小暑日,王叔眉学博自武林归,以娱园主人画团扇相赠……儿起坐桃笙上,爱不释手。”

29、背信弃义 bèi xìn qì yì

释义:背信弃义 背:违背。信:信用;弃:丢弃;义:道义。不讲信用。不讲道义也作“弃信忘义”。

出处:《北史 周纪下 高祖武帝》:“背惠怒邻,弃信忘义。”

30、落井下石 luò jǐng xià shí

释义:落井下石 看见别人落在井里;还往井下丢石头。比喻乘人之危;加以打击、陷害。

出处:唐 韩愈《柳子厚墓志铭》:“一旦临小利害,仅如毛发比,反眼若不相识,落陷阱,不一引手救,反挤之,又下石焉者,皆是也。”

31、补残守缺 bǔ cán shǒu quē

释义:补残守缺 残:残缺,不完整;缺:残破。舍不得扔下残缺陈旧的东西。形容思想保守

出处:汉·荀悦《汉纪·哀帝纪》:“至于国家大事,则幽冥莫知其原,然犹补残守缺,挟恐见破之私意,而忘服义从善之公心。”

32、豺狼虎豹 chái láng hǔ bào

释义:豺狼虎豹 泛指危害人畜的各种猛兽。也比喻凶残的恶人。

出处:清 刘鹗《老残游记》第八回:“实在可怕的是豺狼虎豹。天晚了,倘若出来个把,我们就坏了。

33、飞砂走石 fēi shā zǒu shí

释义:飞砂走石 砂土飞扬,小石翻滚。形容风力迅猛

出处:唐 韩鄂《岁华纪丽 风》:“飞砂走石,风则从箕,月离于毕。”

34、狼狈逃窜 láng bèi táo cuàn

释义:狼狈逃窜 狼狈:窘迫的样子。形容逃跑时的丑态。

✧ 相关推荐 ✧

pc端传奇网游排行榜前十名,2025最火的传奇端游推荐
365bet足球官方开户网

pc端传奇网游排行榜前十名,2025最火的传奇端游推荐

📅 08-28 👁️ 6144
世界杯官方彩票网站上线,球迷们如何安全参与竞猜赢大奖?
《铃芽之旅》蚓厄是什么?《铃芽之旅》草太最后怎么了?
365bet足球官方开户网

《铃芽之旅》蚓厄是什么?《铃芽之旅》草太最后怎么了?

📅 07-18 👁️ 84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