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隋唐以来,瓦屋山便以“山奇、水美、林深、景异”而闻名于世,独具特色的旅游资源为瓦屋山吸引了众多游客。然而,在瓦屋山所有景点中,有一处景点看似景象平平,实际上却是险象迭生,危机重重,这便是迷魂凼。
据说,迷魂凼里地形复杂,犹如迷宫一般。外人一旦进入,便会失去方向如失魂一般再难走出。在这里,各种通讯工具皆形同虚设,与外面世界彻底隔绝。故而,迷魂凼又被人们称为“黄泉路”。
在“黄泉路”被报道后,非但没有因为其“生人勿进”的危险使人们望而却步,反而吸引了大批游客想要一探“黄泉”的探险兴趣。然,贸然进入“黄泉路”的游客最终结果如何呢?
二、一进“黄泉”,生死由命
据史书记载,明朝时期,迷魂凼就因常有游客无故失踪而被明文禁止开放了。然而,随着瓦屋山的发展越来越好,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迷魂凼再次成为游客想要一探究竟的神秘景点。令人惋惜的是,这些欲探“黄泉”之人最终无一生还。
彼时,到了信息发达的现代,虽知迷魂凼凶险万分但前往探险的人依旧络绎不绝。
20世纪70年代,一位身强力壮的老猎人为探“黄泉路”之神秘,带着经过他训练多年的猎犬进入迷魂凼,然而,老猎人和狗再没有出来;两年后,两个常年在瓦屋山下采药的妇女,不慎在山中迷路误入迷魂凼,后来音讯全无,不知死活。
到了1979年时,四川省林业厅的一位专家自以为准备充足,便信心满满的引领着自己的考察团队进入迷魂凼,在迷魂凼绕了三天三夜后竟安全的出来了,然而不幸的是,一伙人皆已神智不清,无法说出在迷魂凼里遇到的事情。
在说服当地村民魏知民后,两人一起进入了迷魂凼,然而,一跨进迷魂凼后,两人便迷失方向,无所适从。被迷魂凼的路径所混乱的两人很快就被迫分开了,而熟知山路的魏知民经过一天一夜的摸索最终才得以逃离出来。不幸的是,在魏知民带人回去的时候,郑明全已被山中的低气温冻至全身僵硬,已无生命迹象。
后来,国家采取强制措施,将迷魂凼全面封锁,划为国家一级禁区,禁止游客进入了。也正是由于迷魂凼的凶险无比,才会被人称为“黄泉路”,虽是著名景点却因此让人望而生畏。事实上,也有不少专家对迷魂凼进行了全方位的探究,想要解答迷魂凼的秘密。
三、迷雾团团,未知的“黄泉路”
彼时,许多地质学家被迷魂凼独特的地势吸引而来,令人不解的是,纵使这些专家带着最为先进的GPS定位系统进入迷魂凼,但仍然起不到丝毫作用,依旧在迷魂凼晕头转向,险些走不出来。
事实上,随着专家们一次次的专研和探究发现,迷魂凼里的磁场与迷魂凼外的磁场大有不同。故而也有学者提出:迷魂凼附近可能存在着陨石继而改变了迷魂凼里的磁场,所以现代的通讯工具和定位系统到了迷魂凼里,皆无所作用了。
再后来,通过地质学家不断探索,最终发现,迷魂凼大致处在北纬29°32'— 29°34'的纬度之间,与百慕大三角和埃及金字塔的纬度竟相差无几。
专家们通过比对,最终发现处在这个纬度的大多数地区都有过磁场混乱的现象,故而进入迷魂凼的人皆会在此迷失方向,指南针、罗盘、钟表、定位系统、通讯工具皆失去了作用。
迷魂凼的身上,始终是迷雾团团,得不到最好的解释。
不单磁场的怪异现象,还有存在于迷魂凼里各种无法解释的奇怪现象,所以
进入迷魂凼的人犹如跨进“黄泉路”,轻则重伤失去心智,重则丧命于此,令人闻风丧胆。
所以说,迷魂凼之所以被列为我国一级禁区,不止是因为它的凶险万分,轻易夺走无数生命;更甚的是,在迷魂凼里,至今还存在着诸多连科学都无法解释的问题。
实际上,迷魂凼是瓦屋山尤为独特的一处景点,更是自然界的杰作。
我想,迷魂凼的神秘也是大自然留给我们的一个考题,终有一日,我们一定能发现它的所有秘密。
小结:
大自然自古以来便存在着许多令人无法解答的怪异现象,
诸如有着“黄泉路”之称的迷魂凼。古往今来,多少游客探险家为探究竟折损于此。迷魂凼的凶险万分,地势复杂,怪异的磁场也为它平添了几分神秘的色彩。
相信不久的将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迷魂凼的迷题终将被人们侦破。
大自然的力量是无穷无尽的,在大自然面前,人类其实很渺小。所以,至今仍有许多大自然未解之谜困惑着人类,但是我也相信,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终有一日,我们是可以解答出大自然留给我们的每一个难题。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