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雪球App,作者: 于见专栏,(https://xueqiu.com/3384330352/267698611)
其实王自如挺猛,在数码产品百花齐放的时候就把zealer做大,看到后面死局还快速脱坑,他的洞察力真的让我敬佩,直到现在厂商做手机都还在参考当初他的zealer留下的那一套测评体系,那一套体系还被他注册了专利,王自如自身的业务能力、逻辑能力和洞察力这些确实很硬。只不过他做测评的形式创新不太够,后起之秀太多,没有坚持下去,现在依然有很多人走在评测的道路上面,他们也会到瓶颈,就像testv,但他们依然努力让我们消费者对于即将发生的消费有着更为直观客观的认识,不断告诉我们要理性消费。不论如何,我都觉得王自如选择入职格力没错,如果一个人没有能力也不会在高层做那么久,他有的他的方式,不过和罗永浩一战不会那么轻易的亮底牌罢了,毕竟做测评的时候是巅峰,没必要退,之后他的测评就逐渐转新能源汽车了,他退出前一年接了几个格力和华为的直播卖货,也相当于流量变现吧,然后就去格力了。所以所谓的犯错误买单也不能单方面的看,因为难道你还真不招人?哪个企业不招人肯定被淘汰(这里又和前面董说的公司培养了你那么多年,你说走就走,要给公司赔偿的想法串起来了,你不招新人,新人会犯错,那你招老人,你给付自己理想中的培养费吗?)新鲜血液才是活下去的可能,把新人犯错这种事无限放大这种思想真的很有问题,不过话说回来,王自如的工资肯定不低,然后现在履历也更精彩了,只能说按结果很精彩。但是工资是很敏感的话题,之前主持人问王自如工资多少,说多了自己难堪,说少了旁边的领导难堪,这样让人难堪的问题:我不看工资条,我甚至不拿工资,整天在企业家身边,就看着顶级企业家工作也是一件很幸福的事。能把让人难堪的问题,转化成取悦领导的话,事实是不看工资条是绝对不可能的,但能接上后半段领导听了虚荣心大大满足,不说他之前的成就,光他现在的口才也是很优秀的,多少人依靠这种能力步步高升的,要我说,他只是从一个有理想主义的、想把测评认真做好的少年,慢慢变成一个赚更多钱最重要的现实主义的男人而已,我觉得没什么好批判的。